空气能停用的正确方法
空气能设备在停用期间的正确操作是确保其性能和寿命的关键。不规范的停用可能导致设备损坏、能耗增加,甚至引发安全隐患。
一、停用前的准备工作
1.确认运行状态
在停用前,确保设备已完全停止运行,避免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突然断电,以免损坏内部部件。
2.关闭电源
通过控制面板上的“关机”或“OFF”按钮关闭设备,或在菜单中选择“关机”选项并确认。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设备,建议拔掉电源插头或关闭配电箱中的空气开关,彻底切断电源。
3.检查环境条件
如果停用期间环境温度可能低于0℃,需特别注意防冻措施。在高湿度、多风沙或极寒地区,需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(后文详细说明)。
二、排水与防冻处理
短期停用(1-3个月)
保持满水状态:若环境温度高于0℃,建议保持水路系统满水,并添加防冻液(乙二醇浓度20%-30%)。
防冻模式:部分机型需在控制面板选择“冬季模式”或“防冻模式”,确保循环泵间歇运行,避免水路冻结。
长期停用(3个月以上)
1.全面排水
关闭室内总供水阀和总回水阀。打开主机的管道排水阀和排水铜帽,将水箱、管道及蒸发器内的水彻底排空。使用压缩空气(0.3-0.5MPa)吹干残余水分,重点清理U型弯管等易积水部位。
2.防冻保护
在极寒地区,排空水后,仍需对管道和裸露部件进行保温处理,如包裹保温棉或铝皮。长期无人时,建议保留电伴热带供电,维持管路温度>-5℃。
三、设备清洁与防护
1.外部清洁
使用中性清洗剂和软毛刷清理蒸发器、冷凝器翅片,恢复换热效率。拆卸风机叶轮,清除附着粉尘,避免重启时震动异响。
2.内部防护
在控制柜内放置硅胶干燥剂,用防尘罩包裹IP55以下防护等级的电控箱,防止电气部件受潮。对螺栓、支架等外露金属涂抹防锈润滑剂(如WD-40),防止锈蚀。
3.设备覆盖
使用防尘罩或遮挡物覆盖主机,避免积灰、日晒雨淋或其他外部因素导致的损坏。避免使用不透气材料遮盖主机,以防电路板受潮。
四、环境适应性措施
气候类型 |
针对性防护方案 |
风险规避 |
高湿度沿海 |
铜管接头涂抹抗氧化油脂,每周启动除湿模式2小时 |
预防盐雾腐蚀导致铜管绿锈穿孔 |
多风沙内陆 |
加装防尘网(目数≥60),每月远程启动风机吹扫1次 |
避免沙尘堵塞蒸发器降低制热效率30% |
极寒地区 |
保留电伴热带供电,维持管路温度>-5℃ |
防止低温脆化导致PPR管道爆裂 |
五、重启前检查清单
1.电气安全
使用兆欧表检测压缩机绝缘电阻(标准>2MΩ),确保无漏电风险。
2.冷媒压力
通过高低压表确认系统压力是否在额定范围(如R410A静态压力约1.2-1.6MPa)。
3.润滑维护
更换压缩机润滑油(运行2000小时以上需强制更换)。
4.系统试运行
空载启动设备,观察电流、噪音是否正常,逐步加载至满负荷验证稳定性。
六、常见误区警示
1.直接断电不排水
后果:在-10℃环境下,12小时内未排空的水系统冻结概率超90%,可能导致管道破裂。
2.自行排放制冷剂
后果:违反《蒙特利尔议定书》,可能面临行政处罚,且冷媒接触空气会生成氢氟酸腐蚀管路。
七、总结
通过规范化的停用操作,可延长空气能设备寿命3-5年,降低故障率60%以上。建议建立维护档案,记录排水日期、冷媒回收量等关键数据,为后续运维提供依据。如需更多信息,建议查阅设备的用户手册或联系专业技术人员。
正确的停用方法不仅能保护设备,还能为下次使用做好充分准备,确保空气能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。